我是恒大足球学校的球场工作人员。
这个问题的话,刚好前段时间足校在招生,我孩子今年7岁,对足球还是挺喜欢的,我打算这两天送他进去学习学习。
据了解是,1个学期5万元,内部员工是3万8,一年两学期。
你问我怎么知道的,我瞎编的。
今年恒大足校2017-2018学年只有600个新生入学名额,然而却有全国100多个城市的30558名足球少年报名。入学名额和报名人数相比,录取率只有不足2%,几乎相当于千万学子争上清华、北大。
招生空前火爆,离不开恒大足球的“招牌效应”,更缘于恒大足球“一条龙”的培养模式牢牢抓住了揣着足球梦的少年和家长们的心。有家长表示,广州恒大队是中国乃至亚洲第一的球队,恒大足校在国内足球青训领域是标杆,这样的上升通道,是他们最看重的。
显而易见,“一条龙”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本上促进了恒大足校的良性竞争,提振了足校学生的训练热情,是足球精英培养和成才的制度保障。
一年十万………哦上帝……就这基本费用,多人能去?好多人又说了,人家办学校不花钱吗,不收贵点怎么回本……所以说,这就是我们最基层做不对的原因,放眼世界这么多巨星,哪个混出明堂来是从小要花这么钱的?俱乐部是靠培养人才来为自己一线所用,或者通过转会来赚取利润的,而我们足校只看到了学费,无语………
打个比方,培养个武磊要的了500万人民币吗?就算有,那提上一线去用,合算不?要不是自己培养出来的,跟你现在要去跟上港买,那你要花多少钱?不说多,五千万有的是俱乐部要吧?那这一进一出,是多少钱在里面了?大家会算吧…
为什么我们国家的足校培养体系只看到了三米之内目光的学费上呢?把这费用降低,让能吃苦普通家庭的更多真正喜欢足球的孩子都能走进这个圈子里来,不是更好吗?哪怕三年出个武磊,五年再出个韦世豪,以现在的市场价,一转会,十个训练基地都出来了……还怕会亏本?还不算花大价钱买人呢……这么一算,何必还要去把足校的费用提那么高呢?让更多的孩子都能走进这个环境中来,还怕选不到好苗子吗?…所以说,中国这个制度不改革,踢球的选人圈子只能越来越少……更多有足球天赋的人,也只能跟足球说拜拜了…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我不仅看好恒大的青训,我更看好中国足球的未来,真的要依靠恒大青训!
近些年,恒大俱乐部由于一直在“挖、挖、挖”和“买、买、买”,所以,部分球迷认为恒大是没有青训的,但是,客观的讲,恒大进入中超,也不过十年时间,如果,这短短的十年,就能解决俱乐部和中国足球的青训问题,那中国足球也不会出现“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问题了!
言归正传,今年的恒大加快了更新换代的节奏,其实,如果看到恒大现在的阵容,你会感觉恒大走的这步棋太对了!为什么呢?
1:恒大阵容老化的问题依旧存在!虽然,恒大在去年引进了六名年轻队员,但是一个赛季下来,只有高准翼和韦世豪能打上主力,其余的几位,不是能力不行,就是始终找不到比赛节奏!例如:张修维和何超。这两位球员都是恒大十分看重的球员,尤其是何超,他可是郑助教的接班人!
张修维和何超有一个共同的优点:奔跑能力强、覆盖范围大,但是,他们也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出球能力差!当球队由守转攻时,他们欠缺一脚出球的能力,说的再准确一点,就是长传到对方禁区的能力很是一般!
在上个赛季的数据统计中,张修维的长传成功率只有46%,张修维打的是后腰的位置,很显然,这个数据真的不太合格,如果对比老队长郑智,他还差的太远,郑智的长传成功率是72%。
而何超则稍微好一点,他的长传成功率达到了71%。但是,何超打的是中场,当初,恒大引进他,也是希望他将来能够顶替郑智,但是,何超不够自信,且在进攻的时候,不知道该如何向前传递,何超最为致命的地方,就是不会传中,当持球向前的时候,他更多选择的是纵向传球!
所以,从最开始的主力到后来的替补,乃至被外租,都说明俩人的能力和大局观方面,还需要加强锻炼!至于,刘奕鸣和吴少聪,前者是球队的边缘球员,后者也仅仅是18人名单中的常客而已!
所以,除了韦世豪和高准翼,恒大上个赛季的更新换代,只能说是马马虎虎!
2:外援和归化球员的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