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婷、李盈莹和张常宁都是中国女排的优秀球员,她们都在各自的职业生涯中获得了不少的荣誉和奖项。然而,关于谁的MVP最多,需要具体分析她们获得MVP的情况。
朱婷是获得MVP最多的球员之一,她在2012年亚青赛首次荣膺MVP,至今已获得大大小小的MVP共计18个,其中包括2016年里约奥运会最佳球员等。
李盈莹虽然年轻,但也在职业生涯中获得了一些MVP奖项。她曾获得过全国女排锦标赛和全运会的MVP等。
张常宁在加盟江苏女排后开始崭露头角,逐渐成为中国女排的重要得分点之一。她也获得过一些MVP奖项,但具体数量可能少于朱婷和李盈莹。
综上所述,从获得MVP的数量来看,朱婷是最多的。不过,不同比赛的MVP含金量不同,也需考虑比赛级别和荣誉价值等因素。
朱婷、李盈莹和张常宁都是中国女排的杰出球员,她们都曾获得过MVP奖项,但各自获得的MVP数量有所不同。截至2023年,朱婷获得过12个MVP奖项,李盈莹获得过4个MVP奖项,张常宁获得过3个MVP奖项。因此,从数量上看,朱婷获得的MVP奖项最多。
洛杉矶:郎平、张蓉芳、梁艳、杨晓君、杨锡兰、郑美珠。
雅典:杨昊、王丽娜、张萍、刘亚男、冯坤、周苏红、张娜。
里约:朱婷、惠若琪、袁心玥、徐云丽、丁霞、张常宁、林莉。
中国女排队史上总共拿到过三次奥运会冠军,分别是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冠军、2004年雅典奥运会冠军和2016年里约奥运会冠军。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中国女排基本上是一套阵容打下来的,当时的主力队员是郎平、张蓉芳、梁艳、杨晓君、杨锡兰和郑美珠,她们六人以主力身份获得奥运冠军。
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国女排基本上也是一套阵容打下来的,当时的主力队员是杨昊、王丽娜、刘亚男、张萍、冯坤、周苏红和张娜,她们七人以主力身份获得奥运冠军。
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在郎导的带领下,使用了多套阵容才拿到冠军的,当时的队员有朱婷、惠若琪、张常宁、刘晓彤、徐云丽、颜妮、袁心玥、丁霞、魏秋月、龚翔宇、杨方旭和林莉。这也说明了郎导的队伍有先发没主力的说法。
这样算下来,一共有25名球员作为主力拿到了奥运冠军。
中国队共获得过3次奥运会冠军,分别是:
1.1984年奥运会(洛杉矶)
主教练:袁伟民
队员:郎平、梁艳、朱玲、侯玉珠、周晓兰、杨锡兰、苏惠娟、姜英、李延军、杨晓君、郑美珠、张蓉芳
其中主力队员是
郎平,1960年12月10日出生于中国天津市,前中国女子排球运动员,奥运冠军,现任中国女排总教练、中国排球学院院长、中国排球协会副主席。
张蓉芳,排球运动员,1957年4月15日生于四川省成都市
女排世锦赛MVP并不是只有获得冠军的球队队员才能获得,只能说冠军队球员拥有优势而已。
比如,2006年女排世锦赛冠军是
俄罗斯,仅获得第六名的日本队二传竹下佳江凭借优异的表现,力压俄罗斯的加莫娃、索科洛娃,巴西的谢拉等热门候选者成为世锦赛MVP。
日本队虽然只获得第六名有些失意,但竹下佳江却获得了最佳二传和MVP两个单项奖,成为胜利者。
世锦赛的MVP由媒体和国际排联官员共同评选产生,尽管2006年女排世锦赛MVP由竹下佳江获得有些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身高只有159的竹下佳江无论防守,还是串联都是一流,尤其二传能力更是让日本队提高了一个档次。
竹下佳江的绝技是三号位跳传非常具有隐蔽性,其调整传球能力放在今天也仍然属于一流。
拥有竹下佳江的日本队获得了伦敦奥运会第三名,2010年世锦赛半决赛2:3憾负巴西,三四名争夺战中击败美国女排,获得第三名。竹下佳江于2012年9月30号退役。
朱婷现在的数据并不想里约奥运会那样亮眼,但评选MVP并不是仅仅看数据,更多的看能否带领球队走的更远,如果中国女排最终获得世锦赛冠军,我相信MVP仍然是朱婷的。
MVP一般都会在胜利的球队中产生,也就是说夺冠球队的队员才能获得MVP。如果中国女排夺得世锦赛冠军,朱婷毫无疑问的会当选MVP,因为她是球队的顶梁柱。
朱婷是中国女排的基石,郎导围绕朱婷打造了一只冠军球队,很多教练都想朱婷成为她们的队员,因为有了朱婷这样的基石球员,很容易打造一只强队,如果再加上出色的队友,就能够打造出一只冠军球队。
朱婷在世锦赛中发挥出色。在中国女排战胜美国女排的比赛中,朱婷得到全场最高的25分,在中国女排战胜荷兰女排的比赛中,朱婷又得到全队最高的19分。两场关键的比赛,朱婷都在进攻端发挥了自己的实力,也帮助中国女排顺利进入四强。
中国女排除了朱婷一枝独秀外,其她队员的实力都比较平均,无论是丁霞还是袁心玥,或者是颜妮和张常宁,她们的实力虽然都很出色,但是与朱婷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所以如果中国女排能够夺冠,朱婷必然会获得世锦赛的MVP。
朱婷获得MVP的前提是要夺冠,在战胜荷兰女排之后,还有两场胜利等着中国女排,只要再胜两场,我们就会夺得阔别已久的世锦赛冠军!意大利女排,两天后的半决赛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