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邀请
荷兰和意大利都是我比较喜欢的球队,但是说到2020年欧洲杯谁的占优,我觉得是荷兰。
荷兰号称无冕之王。荷兰出现很多巨星,上世纪的“荷兰三剑客”,世纪初的范佩西罗本斯内德。两届大赛积攒人气后,今年的阿贾克斯,让人看到沉沦的橙衣军团又复兴了。如今荷兰阵中,后防线上拥有范迪克,攻击线上的德容、巴贝尔等等也都是状态正佳,欧国联荷兰队杀进了四强,力压德国队和法国队两个世界杯冠军,可以说现在的荷兰队已经真的慢慢在重新回到了巅峰。2020年的欧洲杯将是荷兰这一批青年才俊最好的试金石。
意大利,2018年世界杯的出局阴霾还未散去,最大问题在于人才的严重断档,使得意大利只能靠一帮老将苦苦支撑。虽然曼奇尼手上也有桑德罗、小基恩、巴雷拉、扎尼奥罗这样的年轻人,但是缺乏自信的曼奇尼依然想召回早巴洛特利。虽然前场队员匮乏,但是意大利的铁血和老辣还在,钢筋混泥土式的防守也让任何一队头疼。
相比老迈的意大利,我更看好年轻的荷兰。各位其他体育迷呢???
荷兰队和意大利都不是最强,最强的还是法国,每个位置上都是世界最顶级的球员,替补更不用说,连大名单入选不上的在欧洲各大豪门都是主力球员,你说可不可怕?目前,全世界球员身价最高的就是法国队,防守稳健,反击犀利,单论实力,天下第一,剩下就看运气了。意大利目前青黄不接,荷兰缺少进攻球员,反而德国和西班牙人才济济,只要教练的问题解决好了,更有夺冠希望。
谢谢@悟空小秘书的邀请。
国际排联近日更新了女排各队的最新世界排名,之前长期高居榜首的中国女排下滑至第二,而世锦赛夺冠的塞尔维亚女排则取代中国成为第一。虽然意大利女排实力强劲,在世锦赛上两胜中国队,但是排名是截止到2017年大奖赛,所以说处在新老交替的意大利女排不得不屈居第八名。
在刚刚结束的世锦赛中,新科状元塞尔维亚队强势夺冠,对中国女排来说,半决赛输给意大利女排,也失去了与塞尔维亚队之间交手的机会。世锦赛中国女排唯一没有直接对抗的强队就是塞尔维亚队,两胜美国队,战胜巴西,力克荷兰,虽然两败于意大利女排,从实力对比来看,中国女排与塞尔维亚女排实力在伯仲之间。
中赛之间,两队最近一次交手还是在世界女排联赛澳门站,结果中国女排以1:3不敌塞尔维亚女排,当时塞尔维亚女排可谓兵强马壮,主力全部在场,博斯科维奇,米哈洛维奇,拉西奇等悉数在场,而中国女排缺席了,朱婷、张常宁、袁心玥、颜妮、曾春蕾等主力,输给对手也在情理之中。
如果全主力出战中塞女排之间,塞尔维亚女排明显强于中国的就是接应位置,博斯科维奇贵为世界女排世锦赛mvp,与之对位的是龚翔宇,两人之间可以说是博斯科维奇碾压龚翔宇,但是在主攻方面,朱婷作为世界第一主攻,应该占据一定的优势,所以说两队实力在伯仲之间。
博斯科维奇成为朱婷一生的对手,不仅在国家队,还是在俱乐部,两人都成为强劲的对手。
排名都不重要,意大利第8不还是世锦赛双杀中国?日本女排排名第6她也不硬气,巴西女排第4还是输给了德国,所以说排名不能完全代表现在各支队伍的实力。
女排世界排名是长时间累积的结果,显示出一支队伍的底蕴,但不能代表现在的实力,中国女排训练馆有一横幅说得好——走下领奖台,一切从零开始。自里约奥运会后,中国女排两年未与塞尔维亚交过手,所以我们不狂妄自大也不轻言投降!
无论我们排名多少,中国女排依旧踏踏实实训练,争取打好每一场比赛,每一分都拼尽全力去抢去拿,中国女排创造的惊天大逆转已经不稀奇,并不是我们多强,而是我们那股不服输不放弃的精神支撑着中国女排,拼至最后一刻的中国女排总给我们带来惊喜。
想看塞尔维亚与中国女排交手,不用急,明年世界杯,两支队伍时隔两年再次交手,到时候一较高低!
这个问题要怎么回答呢?我觉得排名不是决定胜负的因素,只是一个参考而已,虽然塞尔维亚超越中国女排排到了第一,但是这不是说她们的实力就比我们强。
在世锦赛中,女排没有和塞尔维亚直接碰面,在16年奥运会是我们战胜了塞尔维亚夺冠,两队的实力是在伯仲之间吧,如果两队相遇,中国女排还是有机会取胜的。
不可否认,现在的女排竞争很激烈,塞尔维亚、意大利和中国等强队,实力非常接近,谁输谁赢都是正常的,对于女排来说东京奥运会是最重要是目标。而新科世锦赛冠军塞尔维亚也是我们的主要对手。
我觉得不用太在意这个排名,比赛还是要看临场发挥的。我相信女排能够应塞尔维亚!
2021年世界卫生组织根据世界各国的生活质量,经济收入和支出费用,公共医疗卫生教育水平国家政治稳定综合得分排名如下,1芬兰99.8分,2丹麦99.7分,3挪威98.7分,4比利时99.5分,5瑞典99.4分,6瑞士99.3分,7奥地利.8荷兰,9德国,10英国,11法国,12意大利,13西班牙14日本
2021年全球生活质量国家排行榜前十名如下:
1.加拿大 2.日本 3.德国 4.瑞士 5.澳大利亚 6.美国 7.新西兰 8.英国 9.瑞典 10.荷兰
该报告对78个国家/地区在教育和生活质量等76个方面进行评估,其调查的样本极大,全球有36个国家的17,000人参与。在这些参与调查的人士中,超过万人被称为所谓的“精英阶层”,近5,000人属于商业决策人士,其余的则统称为普通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