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至少是双方协商的结果。
从球迷的角度,无法看到他们在赛场的打球,心里会失落,会觉得遗憾。
但我依旧支持中国乒乓球队,也理解这个不管是国家队的决定还是他们自己的意思,总是有他们层面的考量。
其实许昕刘诗雯不参赛我一点也不意外。东奥混双丢金的赛后采访,许昕谈到他俩没有给自己,给对友一个好的结局,就也隐约猜到他俩估计以后不会在参加大赛了,下一个巴黎周期不可能是他俩了,所以现在也是培养新的组合了,莎头,圆满组合。
许昕在东京也说了希望以后自己是快乐乒乓,既然是快乐乒乓,那么就不太适合这种残酷的大赛竞技场了。而且他在全运会采访也表示因为家庭的关系,不可能全部精力放在训练上比赛上了。他现在已经是亚乒联的副主席,是上海大学的客座教授。而且也在向上海申请教练的资格,他的职业规划已经相当明确了。不过他明确暂时不退役,那么以后我们还是会在公开赛,商业联赛看到他。
刘诗雯,也是还想继续打球。但19年世乒赛,真的是印象深刻,不是她双冠的印象深刻,而且在许昕单打爆冷输给西蒙后,4小时后就要上混双,刘诗雯对许昕的鼓励,她跟许昕说可能这是我俩最后一次世乒赛,鼓励他放下前面的失利好好拼混双。所以刘诗雯应该也会在以后找合适的机会退役吧。而且现在女队年轻队员更强,虽然刘诗雯还有竞争力,但也已经掉出绝对主力层,而且对外协伊藤等胜率低。
说回龙队,大家最忿忿不平的应该就是他不参赛。明明奥运刚过去不久,明明全运会跟联赛都还状态爆棚。大家都还期待他去冲击四连冠。但就是他说的,他已经是33岁的老将,这段时间高强度的比赛,他也想休息做调整。虽然一些粉在各种阴谋论,但别忘了隔壁羽毛球运动员就是因为连轴转承受不住了。再退一步不说,按他个性,他可能是想继续站在赛场上的。但从国乒出发,难不成真的要等龙队去巴黎吗?现在就是在培养年轻队员,就是以巴黎周期为中心。不少人说,马龙的状态可以持续到巴黎。但是,他们这些老将真的都是伤病缠身的,现在状态好不代表3年后就也好。在16年的时候,大家也没想到龙队19年去动手术来延长运动生涯吧。
别说40多岁波叔还在打,身体状态真不一样。我国运动员从小就高强度训练(对比其他国家也确实是高)。而且他们国家确实是后继无人啊。我们还有很多年轻运动员,虽然目前成绩差强人意,但还是可以培养的。
所以就球迷们无法改变这个结局,就算不接受也尽量别散播一些负面言论吧。我相信中国乒乓球队是会越来越好的。
年几大了,后面的人大多小辈力量大又有前辈帮忙,一定要推出个游戏圈。游戏规则早就了解透了,正常,好事,长江后浪推前浪,比后浪推到沙滩上,哈哈哈哈哈哈,好看又好听。
首先我想说龙胖之战,不管是谁送谁4:0,都不能说明哪位选手不行。
马龙、樊振东无疑都是当今世界乒坛最顶级的球员,至于马龙输球,我觉得原因有三:
1、由于没有参见世乒赛,所以从比赛备战中的竞技状态、阅读比赛的集中度、战术部署等方面肯定没有积极备战的小胖拿捏得细致,加之奥运失利,小胖与马龙比赛中,小胖的求胜欲望势必更强,准备更为充分,谋求一场胜利来再次证明自己,而反观马龙,伤病在身处于调整阶段无欲无求,自然二者从心理、身体调节上就有了差距。
2、马龙参加奥运会、全运会、乒超,作为一名老队员长期频繁征战让他身心疲倦,长期伤病困扰自然状态难以持续稳定,从退出全运会单打就足以见得,马龙是在老骥伏枥,在新周期更多是精神层面的领袖,无法场场披挂,上阵杀敌。
3、最后自然是来自樊振东的技战术,多次与龙队交手的情况可以看出,无论是单板质量、正反手技术衔接,小胖都有过之而无不及,之所以输,更多是阅读比赛能力、节奏把控等方面的差距,都说失败是成功之母,长江后浪推前浪,未来小胖超越龙队是必然的自然规律。但简单一场热身赛还真不能说明双方的差距。
马龙必定是双圈全满贯,小胖也是国乒中流砥柱,一场比赛不能说明问题,在这里,我们只能祝福马龙身体早日康复,小胖马到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