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要掰开了,揉碎了看,笼统论之,难免盲人摸象,挂一漏万。
首先,民众持枪是美国宪法保障的基本权利之一项,各州只能对持枪设立不违宪的限制立法。这有着历史的渊源,甚至是美国立国的根本。关于此项不赘言,许多文章已经充分论及。
既然是宪法保障的基本权利,所以美国民众已经习惯了,适应了一个拥枪的社会,并从中受惠。例如,哪个地方政府敢强拆居民的房子?政府雇的流氓地痞恐怕还没造次就被持枪的住户一枪给崩了。要知道,一个滥用权力的美国政府,远比民间的持枪枪击事件带来的灾难要更严重,对社会的伤害更大。
反过来说,正是因为民众普遍持枪,美国政府才能真正地为人民服务,不敢滥用公权力。否则,任何一任总统挟三军总司令之权柄,把自己打造成美国人民的大救星,废除分权体制,并不是没可能。
再反过来说,正是因为政府畏惧民众持枪而不敢滥用权力了,美国总统***反而不怕人民,白宫外什么人都可以随随便便出入,总统也随便到街头小餐馆排队就餐。
美国作为一个持枪社会,长治久安发展了几百年,整个社会健康,蓬勃,哪怕选个moron做总统,社会也井然有序;哪怕联邦政府关门几个月,社会也照常运转。
俗话说,有其利必有其弊。对了,这算是唯物辩证法的范畴。民众普遍持枪不可能只有好处没有弊端,弊端就是时不时的会发生一起枪击事件,有时候甚至还相对频繁。
像最近一个多月,美国发生的枪击案集团比较多,10月1日拉斯维加斯枪击事件创下史上伤亡最惨烈记录;11月6日德克萨斯教堂枪击事件,创下德州有史以来伤亡人数最多记录。至于其他小规模零零星星的枪击事件,一个月竟然有900多人命丧枪下。
这说明什么?如果这一个月的枪击事件同比往年确实异常增加,那多半反映了美国社会至少是局部出现失范。对于川普政府也好,执政党也好,不折不扣的负能量,不折不扣的丑闻,而且国外势力和国内敌对势力一定会加以利用来攻讦。怎么办?按道理说应该封锁舆论,防止别有用心的人说三道四;应该全面安检,禁止携带任何攻击型武器出入公共场所、车站、地铁;应该严查造谣生事,打击寻衅滋事的任何苗头……
可是,除了远在重洋之外的川普说几句不痛不痒的慰问话语,什么也没做。德州政府不仅没有假枪击事件为由收缴枪支,反而将持枪击伤案犯的德州男子奉为英雄。
美国,一个国内动态充满着引领全球新闻动向的一个国家,时不时就会登上全球各大国家的新闻头条,而不断发生的枪击案就是其中的一个焦点
仅在近一两个月,就出现过数次重大的枪击案件
2017年10月1日晚10时许,美国拉斯维加斯曼德勒湾酒店赌场一个场外的音乐节发生枪击事件,事件导致59人死亡,527人受伤
2017年11月5日,美国得克萨斯州第一浸礼会教堂的枪击事件共造成26人遇难,另有20多人受伤。
其实很多人会产生一种疑惑,为什么出了这么多重大伤亡事件后,美国为什么不在禁枪上有所行动,或者是说有所改善,包括总统,也公开宣布,现在不适合谈这个问题,为什么呢,特别是做为严厉禁枪的中国的普通民众来说,觉得更疑惑!!
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经济利益论,因为军工企业在枪枝交易中,获得很大,所以,军工企业并不愿意放弃这么一大块利益的蛋糕,他们千万百计的阻挡禁枪的政策的推出,但真的有这么简单吗,军工企业能在美国有这么大的影响力我不暂且不说,但是军工企业的高额利润更多的是来自于军队先进武器的购买,比如一架F-35的价格,做为多元化的美国社会,单一力量是很难决定一项政策,所以禁枪的阻力全部让军工企业来背显然是不合理的
美国民众拥有枪支来自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也就是权利法案的第二条,《民众拥有并且佩带枪支的权利不容侵犯》,在欧美法律意识相当强烈的思维模式下,民众拥有枪支的观念已经深入民心了,也是法律依据现在的核心问题是,为什么在17世纪当时特定环境下修定的法律,近两百多年来,在时代已经进步全新的一个世界的时候,这条修正法案没有被推翻没有被修改呢,甚至很多普通民众从小就开始接触枪支呢
如果给你两个选择,一个是做肉猪,吃喝不愁,居住无忧,但是吃什么喝什么,什么时候宰杀完全被掌控。一个是做野猪,有可能食不果腹,有可能风餐露宿,更有可能面对危险重重,但是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你选择哪一个。
枪,是一个让人敬畏的物品。
它可以给人安全感,也会给人威胁。
如果按照冷冰冰的数据思维,美国的人口数量,有枪人的数量,再看看因枪死亡人员的数量,你会是什么感觉呢?……
美国私人拥有枪支已经不是一年半载的事情了,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文化。
私人拥有枪支可以让私人有更有效的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因为谁都会顾及。
问题的关键是近些年出现了这些骇人听闻的枪击事件频发……
为什么以前少?现在多?
是枪支管理不严,还是社会发生了其他变化?
这可能需要美国政府层面认真思考复盘一下。
加入完全禁枪,那美国人延续已久的习惯怎么办?他们还会适应吗?社会矛盾爆发的冲突成本降低会带来什么后果呢?
拥有一把枪,对美国究竟有什么意义。我更想说拥有一把枪对个人有什么意义。
从心理角度上说,人们说手持一把枪,对情绪创伤者有心理上的益处。因为射击能抑制人大脑的心智,能让人暂时忘却情绪。可以忘掉一些痛苦至极的记忆。但不排除其它发泄方式,这只是个人选择上的区别。
其次,枪是武器,实实在在的具有杀伤性的武器。
如果拥有一把枪,不得不承认的是:他能让人认为自己更强悍,在某些方面占据了大部分主导权。平民持枪能极大的威慑罪犯,一个老奶奶只要掏出枪,就能消除力量上的差距,即使对方是一个超过200斤的劫匪。
2016年的持枪报告:根据统计,女性持枪比例正在上升,多数女性持有手枪的目的是为了自我防卫。
但这时候就有人说了,枪支犯罪的概率明显高于用来自卫的概率。但事实上,枪支的管制并没有那么简单。这主要涉及两方面原因:第一,美国历史背景文化。第二,美国的一个“神秘组织”——美国步枪协会组织。
其一:
美国持枪自由,其实是一个国家因为特殊历史背景产生的独特价值观,并被宪法承认。当年保留持枪的历史背景就是:保证人民有足够的资本力量去推翻压迫他的政府,以保证人民高度自由民主的权利。
所谓持枪是「民主」的基础,不如说其实是持枪是美国「文化」的基础,就像感恩节和橄榄球一样。不过有时被人将其意义有意拔高。
其二:
提这个问题的人心理就有问题。我敢肯定的说,提这个问题的人是知道埃斯科巴这名球员而且也知道埃斯科巴被枪杀事件的。因为世界杯历史上虽然有不少球员打入乌龙进球,但绝大多数人在赛后都会收到来自队友、教练、球迷甚至是对手的安慰,而其中仅有埃斯科巴受到了极端球迷的枪杀。埃斯科巴被枪杀是属于世界杯乃至足球史上的黑暗时刻,是喜爱足球的人们不会忘记却也不愿再提起的悲伤事件。而提出问题的人明知故问,对死者缺乏基本的尊重。
比赛过程中打进乌龙球,并不是一件什么不光彩的事情。虽然进乌龙球确实让人难受。
但是在世界杯赛场上因为打进乌龙球,导致失去生命,不得不让人痛心和难过。这个失去生命的人就是哥伦比亚球员安德列斯.埃斯科巴。
埃斯科巴是一名非常出色的后卫,曾被AC米兰邀请。要知道九十年代的米兰是非常了不起的俱乐部,相当于现在的巴萨、皇马。你想想能被皇马、巴萨这样的俱乐部邀请,绝对是有能力的球员。埃斯科巴还是哥伦比亚足球队的队长。
1994年的美国世界杯,哥伦比亚与东道主美国队分在了同一小组。1994年6月23日,哥伦比亚对阵小组赛最后一个对手美国队。第25分钟时,美国队组织进攻,埃斯科巴心理可能过于紧张,解危时误把足球踢进自家大门。最终哥伦比亚队以1:2负于美国队,哥伦比亚队也只排小组第四而被淘汰。
哥伦比亚人并没有去安慰他们的队长,反而把哥伦比亚小组遭淘汰怪罪于埃斯科巴。埃斯科巴回家后都不敢出门,就怕别人说他、骂他。
1994年7月2日,以为事态已经平息的埃斯科巴出门到一家咖啡店喝咖啡。当他从咖啡店出来后,有三男一女拦住他,有个男的拿出枪,就说了一句:“感谢你打进自家球门。”然后就枪杀了埃斯科巴。
这就是埃斯科巴的命运,他是南美最好的后卫球员之一,他是哥伦比亚的队长,就因为在世界杯赛场上打进乌龙球,就被自己国家的同胞给枪杀了。
世上还有这样的悲剧吗?
感谢大家对湘楚风云文章的阅读,喜欢湘楚风云的文章,请点关注,湘楚风云将继续写出优质文章回报大家。
打进乌龙球并不是太光彩的事,例如中国足球史上,就有两位球员因为乌龙球,直接改写本人职业生涯轨迹。但是有一名球员因为打进乌龙球后,不但获得俱乐部表扬,更获得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表扬。这是怎么回事呢?
2013年7月3日,韩国K联赛第16轮,全北现代做客挑战城南一和。比赛第32分钟时,城南2-1领先全北,此时主队有球队受伤倒地,主队将球踢出边线。比赛再度恢复时,全北队长李东国约定俗成的将球权交还对方,不料李东国这一脚"回敬"用力过猛,皮球鬼使神差的吊过对方门将落进网窝。
根据规定,这粒进球当然有效,全北凭此球2-2追平比分,李东国也以10球攀升至射手榜首位。不过从道德上讲,这粒进球显然是有亏欠的,进球后的李东国连连挥手道歉,但是对手和主队球迷怒火难消。主队球员金竞焕受此***,更是情绪失控染红下场。
李东国自知触犯底线,随后开始消极比赛,自家门前与门将崔殷诚倒球,就在倒球的过程中竟然出现不可思议的一幕,崔殷诚竟然在接到回传球之后转身踢进了自家大门里,正是由于他的乌龙球最终使得主队以3-2取得了胜利。
但是这幕自导自演的乌龙球,赢得了现场球迷的热烈掌声。赛后全北现代很快在官方网站做出回应,称赞队员的做法符合公平竞赛精神,维护了俱乐部的荣誉,韩国足协也对此表示认可。这场比赛的视频很快走红网络,有球迷称其为“最伟大的乌龙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