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世乒赛决赛录像,苏州世乒赛决赛录像回放视频

tamoadmin 热点聚焦 2024-12-28 18 0

2015年苏州世乒赛的马龙碰到2019年布达佩斯世乒赛的马龙,谁会赢?

2015年苏州世乒赛的马龙碰到2019年布达佩斯世乒赛的马龙,谁会赢?

作为一名运动员,都有自己的职业生涯巅峰期。我个人窃以为马龙的巅峰期应该是在2009年的中国乒乓球超级联赛时期,当时的马龙也是国家队重点培养的对象,在当年的联赛季,马龙取得了最高的获胜率!这是荣誉超过了自己的前辈王皓和马琳。

更是在和马琳的遭遇战中力压马琳,马龙重拿手的技术特点就是头板的反手接发球。在和马琳的远台对拉过程中,场面上完全控制住了马琳!这个时期的马龙可谓是毫无心理压力,敢打敢冲,完全可谓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苏州世乒赛决赛录像,苏州世乒赛决赛录像回放视频

马龙的技术属于全面性质的,特点突出,破绽很少,说白了就是,我想进攻你,你很难防范,你进攻我,找不到我的漏洞,就是这么任性。

2015年的苏州世乒赛是马龙的生涯成熟期

虽然马龙和波尔的组合憾负于张继科许昕组合,但是也正因为这样才让马龙了无牵挂的专注于开创属于自己的“马龙王朝”!马龙的技术实在是结合的完美,2015年他的生涯跨越了两个时代。又结合了两个时代的特色…

只是马龙的王朝太短暂,甚至运气和表现有点让球迷失望!也是,2015年的乒乓球超级高手都是具备王者气质的!更有凶顽的“樊振东”等…

任谁想维持自己这个时期的统治地位都是一件困难重重的过程。

2019年布达佩斯世乒赛的马龙成功完成“三连冠”平息了众多的质疑

2019年的马龙凭借实力和经验,真正的完成了自己划时代的“丰功伟绩”。他也成为了世界乒乓球一个绝对的标杆!通过自己的努力,马龙实现了从一个时代的统治者到另一个时代封神的艰难历程…也许我们会有很多人对此不以为然。但是对比2015年的马龙和2019年的马龙,拼搏和汗水不仅仅是马龙一个人荣耀的印证,更是中国乒乓球对世界的一个姿态!

我们假设两个时期两个马龙的对决不可能实现,但是2019年的马龙绝对比2015年的马龙更加耀眼,也更加成熟,荣耀的积累也更加至高无上…

2015年苏州世乒赛的马龙和2019年布达佩斯世乒赛的马龙,这是一个穿越时空的对比,2015年世乒赛,马龙决赛4-2战胜方博。2019年世乒赛,马龙4-1战胜法尔克获得冠军。

2015年的马龙

2015年是马龙的巅峰时期,进入决赛面对队友方博,马龙血气方刚,技术打法全面,那时的马龙已经是完美的六边形战士,面对队友的强势攻击,马龙攻守兼备,4-2战胜方博,当马龙夺冠之后跳到桌台的那一刻起,马龙时代宣告进入鼎盛时期,期盼已久的世乒赛男单冠军收入囊中,给马龙带来的不仅仅是冠军的荣耀,更是舍我其谁的士气。

2019年的马龙

长达9个月的伤病,让马龙失去了很多参赛的机会,但是复出之后仍然无人可敌,在许昕首轮出局,樊振东状态低迷的情况下,马龙必须站出来捍卫国乒的荣誉,决赛对手从队友变成了国外选手,马龙身上的压力可想而知,刘国梁在赛前陪马龙练球,他知道马龙面对的不仅仅是国乒的荣誉,更是对自身的挑战。压力让马龙喘不过气来,经过大风大浪的马龙仍然以4-1战胜法尔克,蝉联三届世乒赛冠军。

4年时间,马龙依然保持出色的竞技状态,只是2019年的马龙,看得出年龄给马龙带来的疲惫。而2015年的马龙是巅峰时期,拥有充足的体力和超常的竞技状态,如果非要比较的话,2015年的马龙可以战胜任何对手,包括后来的自己。

世乒赛演讲稿?

刘诗雯给自己加油

  这是刘诗雯的第一枚奥运会金牌,她为之奋斗了两个奥运周期。从2010年兵败莫斯科到无缘伦敦奥运会;从里约奥运周期两次世锦赛单打决赛失利到无缘奥运单人参赛资格,这枚金牌圆了刘诗雯的梦,但似乎并不足够。

  刘诗雯13岁时,就在中国女乒一队的队内循环赛一鸣惊人,拿到第一名,将王楠、张怡宁、郭跃、郭焱等名将甩在身后,还获得“小邓亚萍”的称号。可直到2009年,她才凭借世锦赛第三名,逐渐进入主力阵容。

  2010年莫斯科世锦赛团体决赛,刘诗雯输给新加坡的冯天薇、王越古,从此“心理素质不行”成为难以摘掉的帽子。2011年世锦赛她又输给以往几乎没输过的队友丁宁,无缘决赛,因此只能以替补身份去伦敦奥运会,角色就是陪练,连奥运村都进不去。

  里约奥运会周期,刘诗雯发狠训练、比赛,不但长期坐稳世界第一的位置,巴黎和苏州世乒赛都闯入决赛,还获得世界杯单打冠军;在仁川亚运会女团决赛和今年的吉隆坡世锦赛女团决赛上,都用表现证明了自己。

  除了训练,每天看录像、抓技术动作都要四五个小时。进军里约,成为刘诗雯唯一的梦想。

  可是,奥运会预选赛打头阵的刘诗雯意外不敌香港选手,最终李晓霞和丁宁获得奥运女单资格。里约奥运会只能参加团体赛,刘诗雯虽然在进步,但在“小枣”心里,这不是六年奋斗的最好结果。

  刘诗雯没有沉浸在沮丧中,很快调适心情重新出发。在里约,她一直以学习的态度观察对手和队友。“这次奥运,我一直在场边认真地看霞姐和丁宁的单打比赛,她们的比赛很感染我。其实团体比赛开始前,我还是有点紧张,毕竟是第一次参加奥运会,感谢她们给我保驾护航。”回忆过去一周,她有点感慨:“虽然艰辛,但很享受,很幸福。”

  征战奥运单打比赛,是刘诗雯未实现的愿望。她赛后委婉地表达自己的向往:“这个奥运周期,霞姐一直是我们的顶梁柱,最难的场次和角色都由她来承担。下个周期开始,我的位置和身份也许都会发生变化,希望霞姐的责任心能够激发到我。接下去的四年太漫长了,我还需要付出更多更多。”

  她明确表示不会放弃:“不管能不能打到东京奥运会,只要打一天,就要全力以赴地热爱乒乓球运动。

尊敬的评委、各位观众: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站在这里,向大家分享我对于世乒赛的一些思考和感悟。
乒乓球作为一项国球项目,在中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深厚的历史传承。而世乒赛作为乒乓球的最高水平赛事之一,更是各国球员展示实力、交流技艺的平台。对于运动员来说,参加世乒赛不仅是一种荣耀,更是对自身实力的检验和提升。
首先,我想说的是世乒赛展示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乒乓球是一项团体运动,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团队的整体实力。每个队员都承担着不同的角色和责任,他们需要相互协作、相互支持,共同为球队争取胜利。正如中国乒乓球队的成功,离不开团队的默契配合和共同的努力。
其次,世乒赛也教会了我坚持自我的重要性。在激烈的比赛中,运动员面对强大的对手和压力,需要保持自信和毅力。只有坚持自己的训练方法和打法,才能够取得成绩。就像我们常说的,乒乓球是需要个人的技术基础和战术调整,同时也需要保持队伍整体的稳定性和配合。
最后,世乒赛给我留下的印象是对付困难和挫折的勇气。作为一个运动员,往往需要面对失败和挫折。在比赛中失利、遭遇伤病、对手的巨大压力等等,都可能让运动员感到沮丧和失去信心。然而,世乒赛上那些顽强拼搏的场景,向我们展示了运动员的坚强意志和不怕困难的精神。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不断提高并在比赛中取得了成功。
在结束我的演讲前,我想用一句话来总结我对世乒赛的感受:“世乒赛是对团队合作、坚持和勇气的展示。”通过这次演讲,我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世乒赛对于乒乓球运动和运动员们的重要意义。
谢谢大家!

世乒赛决赛第一个名额产生,刘诗雯4:2逆转丁宁晋级决赛,双方巅峰对决表现怎样?

2019年布达佩斯世乒赛女单1/4决赛中,丁宁、刘诗雯、陈梦、王曼昱四位选手发挥出色包揽前四席,帮助国乒提前锁定该项目全部奖牌。

接下来的半决赛对每位选手都至关重要,由于世乒赛的成绩与明年东京奥运参赛资格有密切联系,因此首场出战的中国最重要的两名球员刘诗雯,丁宁的半决赛格外引人注目。这是两人继2011年鹿特丹世乒赛女单半决赛和2015年苏州世乒赛女单决赛后第三次在世乒赛上相遇。

首局,丁宁发挥出色11:6先下一城。次局,刘诗雯一度领先,但丁宁顽强将比分反超11:9把领先优势扩大到2-0。接下来从第三局开始,刘诗雯在形势极为不利的情况下迅速改变技战术,频频依靠自己快速多变的球路与丁宁展开殊死搏斗,以接连两个11:5将大比分追平。

关键的第五局,刘诗雯乘胜追击势不可挡,以迅雷不及掩耳的凌厉进攻屡屡将丁宁打得退台,加之刘诗雯辅以旋转和刁钻的落点,让丁宁明显处于下风,回球不是下网就是出界。此时8:0,9:0,丁宁面临崩溃,刘诗雯越打越顺,竟打了大满贯丁宁一个罕见的11:0。

尔后的第六局,丁宁似乎被前面一局打得还没缓过神来,进攻仍无奏效受阻,防守也失误,这时刘诗雯比分一直遥遥领先,最后以11:2大分4-2成功逆转,赢得了这场生死之战,顺利挺进决赛。

纵观整场比赛,丁宁在前两局领先后没把困难想足,相对保守的企图通过多板的拉锯战与对手抗衡保持大分领先,没想到刘诗雯从第三局开始像变了人似的,打得积极主动,加之场上处理来球变化多样,自信心越来越足,以快制快。反观丁宁这场比赛在落后时战术上完全被刘诗雯牵制,导致最后在大好局势下彻底崩溃饮憾赛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