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届欧洲杯首场比赛都成本届赛走向指南,如果暴冷,那以后的对决暴冷的也多。意大利比土耳奇是强,但暴冷的可能依然存在,土耳奇不是软柿子,会不遗余力抗争。本场赛事估计意大利最多一球小胜或 平局告终。
中国女排二队世联赛中的表现,很多问题应使我们觉醒。首先应该承认国际上很多队伍象日本、加拿大在进步,而我们不进反退。
首先联想到我们的大国家队理念对不对?联赛在压缩,在应付,几近半瘫痪状态,完全在为集训避让。那么我们的新人从何得到锻炼?有潜力的新人如何能出头?国家队集训时间如此之长,到底对不对,有多少收获?球迷感觉是在云里雾里。看到的是代言挺多。有的球迷甚至把代言多少来衡量球员的能力的高低,这是一种歪风。日本队的进步令人惊讶。由此联想我们的训练方法有没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不能躺在过去的成绩上睡大觉,不能故步自封。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创新,才能永远站在世界女排的顶尖行列而不退缩。
世联赛成绩值得女排领导深思。未雨绸缪,亡羊补牢。我们的朱李袁颜丁龚还在,实力还在。正视现实,汲取教训,奋力拼搏,勇于创新。相信女排会在奥运会上取得佳绩。升国旗,奏国歌!
不知是那个哲人说的:人贵有自知之明。自己几斤几两难道不知道吗?自己年龄、水平不行了,国家队调自己,说明原因,也不能再去了。不知是文化问题还是什么原因?有人什么都敢接。
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两个方面就可以说明白。
第一个方面,中国女排近几年一直是金字塔尖的球队,尤其是朱婷袁心玥张常宁这种现象级的队员出现,这种顶尖高度的组合基本可以压制各个对手,至少是可以胶着。
但是竞技体育的规律一定是群雄都向着强者看齐,有专门针对性的研究,寻找你的弱点,然后就有机会打败你。所以赛场上很难有常胜的队伍,开始的强者很可能下一次就被淘汰。
看看当年世界杯的德国,一路过关斩将,半决赛淘汰巴西犹如探囊取物一般。在巴西的主场把巴西屠戮成那样,没几个队伍能做到。当年主教练勒夫多么意气风发,没人想到四年以后德国惨遭滑铁卢,最后一场零比二输给韩国,小组赛淘汰出局。
可以这么说,中国女排的战术打法早就被对手研究透了,只要遇到身材高大,打法强悍的队伍其实都有机会击败中国女排。
第二个方面其实是第一个的延续,即在一个队伍取得成功以后,就很难再做大幅度的调整,其战术打***一直使用强化。这是因为队员的特点基本都已经固定,主力队员大部分都会在下一届继续打,这样针对性的战术打法就不可能做调整,对手针对性的研究就很容易。
以当时的西班牙为例,三角短传渗透威力巨大,对手被牵制着跑,很轻松就夺冠。但是下一届荷兰已经破解了西班牙的三角战术大胜西班牙。
我之所以用足球做例子是因为其变化博弈是很经典的并且容易理解。
中国女排二队曾经战胜意大利土耳其,是在2019年世界女排联赛总决赛上,小组赛战胜意大利,争夺三四名战胜土耳其。
回顾一下当时中国女排3-1击败意大利,赢得总决赛的首胜,夺得A组第2名跻身4强,四局比分为25-17、25-22、22-25和25-22。当时中国4名攻手得分上双,两主攻刘晓彤和刘晏含双双拿下18分,接应龚翔宇和副攻郑益昕同获11分,王媛媛7分,姚迪4分。意大利的接应埃格努独揽38分难救主,主攻彼得里尼斩获14分,副攻达内西和主攻卢西亚-波塞蒂均进账6分,齐里切拉5分,马利诺夫3分。
从队员的得分情况上来看,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当时得分有四人上双,说明我们中国队打得非常的全面,呈现出多点开花的趋势,每个点都打开了,对手很难拦防,我们的各个点都有进攻的情况下,用团队战胜了对手。
而这次我们的进攻点,除了张常宁一点打开了以外,其他的各个点都打得比较差。尤其是在副攻和接应位置,并没有很好的进攻来缓解对主攻位置进攻的压力。
另外看当时的数据:进攻中国女排54-60意大利女排,拦网8-10,发球7-2,自失14-28。当时的比赛数据可以看出来,我们在进攻和拦网方面与对手还是有差距,弱于对手,但是差距不是特别大,同时我们又在发球方面领先于对手,而且控制自失方面好于对手。
这样的话,在总体来看,我们通过发球控制比赛节奏,通过发球冲击对方的一传,同时带动拦防,打好防守反击,当时的比赛,我们的失误非常少,相对来讲,得失分效率还是比较高的。
而我们在这最近的这些比赛里面,中国队的失误非常高,尤其是在一传方面,成功数据都不如对手,这是我们打不出来特色的原因,另外看目前得失分情况,得失分效率最高的段放、张常宁、王媛媛三人效率也只有18%,13%,12%。这个得失分的效率实在是太低了,所以导致最终输掉了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