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是学习卡塔尔了。日本是老牌强队,积累了相当的经验,我们是学习不来的,要不足球早进入强队之列了。卡塔尔是异军突起,发展进步神速,我们要想尽快改变落后面貌,完全可以借鉴卡塔尔经验。
卡塔尔队青训+归化球员,日本队球员留洋为主,学卡塔尔队归化球员不现实也不符合国情,学日本队让球员留洋球员实力人家看不上,怎么办?还是老老实实,扎扎实实搞好足球人才的梯级建设,重视和大力发展各级联赛,选拔优秀足球球员和青年教练到足球发达国家踢球和培训,当然管理体制也该改革了。
首先恭喜卡塔尔新王加冕,他们完全可以大声喊出:2022世界杯卡塔尔完全有能力举办。“黑马”卡塔尔一黑到底,要知道3年前的12强赛他们还是国足的手下败将呢,如今嚣张的不可收拾,中国足球该醒醒了。望着东部的日本蒸蒸日上,看着西部卡塔尔的异军突起,我们到底该如何选择呢?
这是一场欧洲军团和归化军团的对决,赛前一致认为日本队会卫冕成功,毕竟他们是连续4届冠军得主,主力11人全部来自欧洲联赛。可如今的卡塔尔早已不是2年前的鱼腩,他们最近几年积极投入青训的同时还不断通过归化球员来提高自己的实力,队伍中有一半以上都是归化球员,包括7场比赛打进9球的阿里和受伤下场的胡西等人,他们技术精湛体力充沛战术作风严谨,最终夺冠乃实至名归。
两支球队的成功模式能否可以给国足借鉴呢?借鉴当然可行,不过国足基础薄弱,学习谁不是那么容易。日本足球经历了20年的风风雨雨,用青训加巴西模式的混合,从中小学联赛到职业联赛的完美对接,这需要长时间的实验磨合,就中国目前国情来看难度相当之大。卡塔尔足球只是近几年才有了巨大突破,前提是他们的青训工作坚持了十几年,在此基础上加入归化球员带动足球发展。这种模式应该比较适合中国,因为起步速度快,但有一点需要承担的风险太大,归化球员很容易成为对手抓住你的把柄。
个人觉得足球要真正的发展就学习日本的模式,努力从青训抓起,注重培养二字。卡塔尔的成功无疑是个捷径,但此路中付出的代价很可能是沉重的,说不定那时候的国足都是清一色的外国人,无法直视啊。
中国足球选择什么样的路都应该遵循两点,那就是要耐心和坚持,总是想急功近利在短时间内取得好成绩是不可能的,一次又一次推倒重建的结果就是永远无法接近成功。中国球员能够都像郑智那样渴望胜利,会为失利痛哭就好了,我看不到中国球员的拼搏向上的精神。
卡塔尔虽然有归化球员,但他们也没有忘记青训建设,失败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成功的理由肯定只有一个,那就是脚踏实地,就算中国足球规划十一名球员也未必会成功,因为我们的体制不会给球员太久时间进行磨合和适应,中国足球请过很多大牌教练,但没有给过一名教练超过4年的时间。
日本足球曾经制定过一个百年足球计划,而中国足球永远目标是四年以后冲击世界杯,用一批基本功不扎实,态度不端正甚至不热爱足球的球员参加重要比赛,中国男足根本不会成功的,培养一批球员至少十年甚至二十年,在球员20岁以后才重视和期望他们取得好成绩是不现实的,这难为他们了。
卡塔尔获得了队史第一次亚洲杯冠军,他们的成功不是偶然,也不是在短时间内完成的,中国足球要学习的地方太多了。
历时近一个月的阿联酋亚洲杯刚刚落下帷幕,卡塔尔凭借出色表现3-1战胜日本,第一次荣膺亚洲冠军。不论是卡塔尔的归化之路,还是日本的青训耕耘,我们应该因地制宜,择其善者而从之。
我国的足球青训一直被球迷提起,被认为是治根本的足球改革路子。最近,有一组数据值得大家关注:从2014年至2018年11月,教育部在全国牵头建立了足球特色中小学2.4万余所,校园足球试点县(区)130余个。这个数据还是比较让人欣喜的,至少有这样的项目在发展校园足球,我们的足球人口在慢慢提升。但是,校园足球向职业足球的转化率很低,随着学生上初中、上高中,课业压力随之增大,又有多少家长愿意让孩子一直练球呢?这是一个有待思考的实质性问题。
国足在亚洲杯出局后,也到了欧洲足坛转会窗口的关闭日期。北京国安签下侯永永、李可(延纳里斯)两位归化球员,秘鲁体育大学宣布华裔球员罗伯托·萧加盟恒大。我们可以看到,本届亚洲杯各国派遣了许多归化运动员,特别是近年来一直在运作归化的卡塔尔队夺得冠军,仿佛让亚洲足球看到了甜头。我们是否应该打开国门,欢迎那些有中国血统的、甚至是毫无中国血统的球员加入中国籍?作为先行者的侯永永和李可,成了一个考量标杆。或许我们可以先从华裔球员出发,试探性摸索归化路径,再为未来5-10年内的人才引流做准备。
归化+青训的探索,需要中国足球一以贯之。您认为这两项哪个更能帮助中国足球?欢迎留下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