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附加赛名单,中超附加赛名单最新

tamoadmin 热门赛事 2025-02-01 31 0

中超附加赛是什么意思?

中超联赛升降级附加赛赛制

中超倒数第一名直接降级,倒数第二名则是与本赛季中甲亚军在11月18日和22日角逐来年征战中超的资格。

中超第15名和第16名要与中甲第3名和第4名分别进行附加赛,决定两个留在2022赛季中超的名额,因此加上中甲第1、2名后,2022赛季中超会扩军到18队。

中超附加赛名单,中超附加赛名单最新

你支持中超倒数第三和中甲第三打附加赛确定中超资格吗?

我赞同你的看法,可以让中超倒数第3名和中甲第3名打附加赛。这样的话有以下几点好处。

从中超倒数第3名和中甲第3名打附加赛。增加了保级球队的压力,上更多的球队进入了保级圈,让每年的保级大战更加了***感。相互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从某种程度上讲也增加了中超联赛的激烈程度。

中甲球队的第3名可以打晋级附加赛,相当于又增加了一个中超名额。给更多的中甲球队进入中超的机会。也就是说让更多的中流球队也有了升入中超的机会。变项增加了中甲球队的对抗程度和比赛的激烈程度。

我个人还有一点建议,就是利用3~5年的时间,抓紧把中超俱乐部扩展到20家俱乐部。可以从明年开始,采取降2升3的升降级制度。配合着你的第3名打附加赛制度。还可以采取更灵活的办法,把中超联赛扩展到20支参赛队伍。

中超联赛俱乐部的增长,增加了比赛场次,让更多的球员能参加到中超联赛当中去。由于比赛的场次多了,各个俱乐部的球员及板凳深度也要增加。通过这种方法让球员增加对抗程度,增加体能储备。

总之,我个人是非常赞同中超倒数第3名,与中甲第3名打附加赛这个建议。

不支持,理由如下:

1、任何破坏市场化的举措都不该被支持。所有成熟的联赛没有这么干的,如果这么做了说明我们的职业化市场化倒退了,仍然是以前行政干预那一套。

2、球队的升降级是由一个赛季的所有比赛决定的,不是一两场球决定的,倒数第一还有可能爆个冷门赢了领头羊呢,这样的情况也屡有出现,球队状态有起伏(参考今年北京国安)。综上,一两场球定胜负有失公允。

其实提出这个问题也可以被理解,大家都想提高中国足球的水平,但是切不可操之过急。像前些年足协的各种神操作实际上都是想当然的办法,根本不尊重客观规律,总想着来一剂猛药马上就能提高,这不是异想天开吗?

中国足球要想提高,只有两条,踏实搞青训,认真办联赛。除此之外的任何招数早就被证明是无用功。

关于中超倒数第三和中甲第三打附加赛,我是坚决支持,还要加上中超倒数第四和中甲第四也打附加赛,通过主客场赛最终确定下一赛季中超参赛名额!

首先,在附加赛赛制实施之前,希望中超升至十八支队,中甲升至二十支,中乙中冠暂不探讨。之所以十八支,是因为增加联赛场次的必须,保证球队有足够的比赛场次,十八支,三十四轮比赛,符合年度联赛的比赛数量要求。

其次,这种赛制大幅增加联赛竞争的激烈程度,倒数四名内的降级区和倒数六名之内的准降级区压力空前加大,中超四个冲亚冠名额之争(足协杯基本上是中超球队夺冠)达到六到八支,则整个联赛至少有三分之二以上球队被裹胁到生存竞争之中,大大增强了比赛的悬念!

还有,每逢赛季尾声,总会产生些无欲无求的中游球队。这些球队在没压力的情况下,有可能会出现默契卖分等非道德行为。如果中游球队减少,则这种打默契球行为会大幅减少,潜规则一但失效,像长春亚泰18赛季降级教训相信大家都会引以为戒。

对中甲而言,次级联赛的激烈程度也大幅增强,多了两个可以争取冲超的名额,相当于扩大了竞争面。通常中甲三四名跟中超倒数三四名实力上有一定差距,具有附加赛资格的球队心态会很平和,也会珍惜宝贵的最后机会,能者上,实力不足未能冲超也不足惜,能最大限度地保证了顶级联赛的水平。

事实上,这种赛制也是现时欧洲足球强国如德国,西班牙等国联赛的主流赛制。既体现了公平竞争的原则,也保证了竞赛质量,增加了联赛的悬念。既然是好东西,我们拿来就行了。事实证明,只有公平充分激烈的竞争,才能带动整体足球水平的提高,中国足球才能取得真正的进步!

关键是现在的中甲又有几只球队想打中超呢?青岛黄海,年年不是第三就是第四,就是排在前两位也会掉下去。贵州恒丰一次中超体验掉了几层皮还得下来,浙江绿城就是玩不起中超。长春亚泰算一个,贵州恒丰也能再体验一次,别的队,算了吧,去也白去。当然要有一个土豪再来就另当别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