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球奥运会上不尽人意,女足:门成漏斗创最低,女排:风流却被风吹雨打去,女篮:花开花落曾几许,我们关心女子三大球,她们有过辉煌的经历,但愿她们在沉默中爆发,重新雄起。
奥运会是全球人民的盛会,自然会聚焦全球目光。奥运女排的决赛虽然没有了中国女排,但是闯进决赛的美国和巴西,作为世界排坛的劲旅,肯定吸引了不少排球迷的目光,尤其是美国和巴西的球迷。
虽然中国女排最终饮恨没有小组出线,我想本次决赛在中国的受众程度肯定大不如前。
既然聊到了中国女排,那我们就简单分析一下中国女排缘何兵败东京呢?
一:过度迷恋集训而忽视了比赛对运动员的重要性。在此强调一下:不是说集训不好,而是过长时间的集训会对运动员造成一种惯性思维,那就是兴奋度不够,注意力集中不起来。反观欧美那些以赛代练的球队,反而发挥更加稳定。比如美国巴西。
二:过分迷信朱婷。不仅是队员,就连主教练都一样对朱婷“迷之自信”。即使朱婷手腕重伤,只要朱婷在场那就是“定海神针”。一旦朱婷这里受挫,队员们就不会打球了,一传不行,二传不行,进攻不行,拦网不行,串联也不行了。可是朱婷是人不是“神”。排球是团队作战,不能依靠一个人打天下。事实也再次证明“以一个人打天下”的意大利塞尔维亚最终没能走到决赛。明知朱婷有伤,为何教练组还坚持让朱婷上场呢?
三:一套阵容打天下,终究没有换来“一招鲜走遍天”。从里约之后的五年内,随着魏秋月惠若琪徐云丽的退役,我们这套所谓的“七仙女”整整征战了五个赛季,虽然也取得过不错的成绩。但是世界各强针对中国的阵容也研究了很久,也难怪意大利和塞尔维亚主教练在看到了中国女排在东京的测试赛后认为中国女排相对于之前没有太大变化,也就是没有任何进步。
四:板凳深度严重不足。也就是后备人才培养机制出现问题。尽管国内还有不少的世青赛世少赛最佳,但是目光短浅的地方体育主管部门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而不愿意深度为国“培养人才”。宁愿使用那些已过巅峰的大姑大姨也不会使用潜力新人。这就造成了板凳深度不够,新人顶不上来,老人难堪重任。看看人家欧美强队的新人,尽管她们也缺陷明星,,但人家敢于重用,也敢于冒风险让新人历练。看看我们的板凳深度,“玄冥二刘”,除了经验较丰富,其他真没有什么值得宣扬的。与其充人数,为何不带上新人历练呢?朱婷有伤,谁曾看到板凳上还有“玄冥二老”呢?
输球的原因很多,这只是本人一家之言,可能有失公允,大家勿喷。东京奥运对中国女排来说已经过去了,展望下一个奥运巴黎吧,愿中国女排好运。
因为昨天中国女排0:3输给巴西女排,很多球迷非常关心中国女排今天对阵美国队的半决赛。
巴西队主教练对于朱婷的研究非常透彻,而且球队针对朱婷制定的策略也非常奏效。
那么美国队会延续巴西队的策略吗?
第一:我认为美国队会延续巴西队的策略,但是在某一段特定的时间。
巴西队和美国队的打法是不同的。
不可能美国队的策略和巴西队完全一致。
也许美国队也会在特定一段时间内追发朱婷。
毕竟昨天巴西队追发朱婷的策略是非常的奏效。
美国队也会效仿,让朱婷不断的在球场奔波。
第二:美国队还可能会消耗朱婷。
其实排球运动与其他大球运动有些不一样,排球是每队一个半场,没有任何身体对抗,所以不存在什么限制对手,只能通过自己的团队来防好对手。
而用为世界最强主攻之一,又是中国队的主要得分点,作为美国队来说肯定会尽量通过多人拦网来防朱婷的进攻,这个不要说是美国队,那怕其他队伍都会这样做。
但美国队应该不止这样针对中国队,更多的应该是通过跳发和大力扣杀来破坏中国队的一传。因为中国队近期的一传都不是很好,对阵巴西的比赛中都是大量接一传满天飞,导致球在二传手中很难调整好有利的位置给朱婷得分。
但中国排球肯定不能单靠朱婷一个人,靠的是全体,那么朱婷给限制得分有些困难,但相对其他位置上的防守肯定不会太强,所以副攻及接应应该发挥得发的作用,这样才有机会战胜美国队。
而这场比赛很快开打,希望中国女排继续前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