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众瞩目的北京冬奥会,将于2022年2月4日开幕,2022年2月20日闭幕,在15天的时间内,将进行7个大项、15个分项、109个小项的比赛,共计产生327块奖牌,金银铜牌各109枚,是金牌最多的一届冬奥会,那么究竟有哪些场馆和项目呢?
首都体育馆
首都体育馆建于1968年,建筑面积5万多平米,是一座综合性,多功能体育馆,可以容纳17500名观众,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紫竹院公园与北京动物园之间,也是4A级景区,举办过多次国内外重要赛事,是2008年奥运会排球比赛场地,从2018年起开始改造为冬奥会比赛场馆。
承担的比赛项目有,短道速滑男子500米、1000米、1500米、5000米接力,女子500米、1000米、1500米、3000米接力,混合2000米接力,男女单人花样滑冰,双人滑、冰上舞蹈和团体赛。
短道速滑和双人滑冰是我们的夺金热点,也是非常具有观赏性的项目。
国家速滑馆
国家速滑馆又名冰丝带,外形像22条丝带缠绕而成,犹如运动员划过的轨迹,寓意着速度与***,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奥林匹克公园,拥有亚洲最大的冰面,赛道长400米,冰面12000平米,观众席12000个,平时可同时接待2000人开展冰球、滑冰、冰壶等所有冰上运动。
以下是历届奥运会的场馆名称:
第一届奥运会:雅典大理石体育场
第二届奥运会:原法国赛马俱乐部的跑马场
第三届奥运会:乔治华盛顿大学圣路易分校
第四届奥运会主场馆:伦敦白城体育场
奥运场馆是指为举办奥运会而建造的体育场馆,旨在提供最佳的比赛条件和观赛体验。奥运场馆通常包括主竞技场、训练场馆、运动员村、媒体中心、志愿者中心等设施。这些场馆在奥运会期间承载着各类比赛和活动,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奥运场馆包括国家速滑馆、国家体育馆、首都体育馆等,这些场馆不仅是冬奥会的赛事场地,同时也是在奥林匹克运动会历史上留下的重要建筑。
国家速滑馆采用的是二氧化碳跨临界直接制冷方式制冰。该技术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环保的制冰技术,碳排放值趋近于零,制冰能效大幅提升。赛后冰面可进行分区制冷,对每块冰单独控温,实现场馆“同时运行、不同使用”。
国家速滑馆,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北京主赛区标志性场馆、唯一新建的冰上竞赛场馆。2016年动工建设,作为2022年中国冬奥会的场馆之一,赛后将对北京市民开放,既为运动员提供训练场地也满足北京市民冬季运动的需求。国家速滑馆将作为北京冬奥会大道速滑比赛场地。拥有亚洲最大的全冰面设计,冰面面积达1.2万平方米。平时可接待超过2000人同时开展冰球、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冰壶等所有冰上运动。
国家速滑馆是世界上首个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的冬奥速滑场馆。该技术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环保的制冰技术,碳排放值趋近于零,制冰能效大幅提升。由于国家速滑馆冰面面积达到1.2万平方米,这块冰也成为目前世界最大的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打造的多功能全冰面。
赛后冰面可进行分区制冷,对每块冰单独控温,实现场馆“同时运行、不同使用”。场馆制冰系统集成设计和冰板结构设计两个关键设计方案已取得专利。为打造“最快的冰”,国家速滑馆冰板层施工精益求精,用时60多天完成制冰钢管8574道焊口焊接,制出的混凝土冰板层水平高差在4毫米左右,非常平整;冰面温差被控制在0.5摄氏度内,利于运动员创造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