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公开赛许昕豪夺混双、男双、男单三枚金牌,许昕变“许鑫”,人送外号“许三多”。
许昕凭借他无与伦比、超凡脱俗的双打能力和以往一连串优秀的双打战绩,入选东京奥运会混双、团体参赛名额应该是十拿九稳的。但是如果许昕想要竞争奥运单打名额的话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国乒男队里男单方面有马龙、樊振东、许昕、林高远、梁靖崑五人目前是竞争奥运单打名额的热门人选。许昕在和这几个男队主力的竞争上并不占太大优势,虽说这次日本公开赛赢了樊振东一次,但是以往总体的战绩也是输多赢少。东京奥运会男单名额目前呼声最大的还是马龙和樊振东。
其次,许昕的长处是双打,刘国梁和教练组都有意培养许昕专攻混双和团体双打。许昕和刘诗雯的混双组合也是教练组特地为备战东京奥运会打造的王牌组合。如果确定许昕获得混双名额,那么教练组考虑到许昕体力分配等原因,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应该不会再把单打名额给许昕。刘国梁在采访中就曾经说过,让许昕专注双打战略性“放弃”单打,扬长避短。
第三,许昕在今年的世锦赛上单打输了外战,输给了法国选手西蒙,这对许昕来说是一个重大打击,让他在竞争奥运单打名额处于一个不利的位置。相比公开赛这样的小比赛,国乒教练组更重视队员在大赛中的成绩。然而许昕在大赛上的单打成绩相比马龙、樊振东还是要稍逊一筹的。
如果许昕入围奥运资格还有悬念的话,那国乒队伍里如今就没有队员是铁定的奥运人选了,即便是强如马龙,也不敢打包票说稳了。因为许昕的双打实力和马龙的单打优势是处于同一水平线的,目前来看,还没有哪位选手能撼动许昕的双打地位。
随着在男单决赛4-1击败中国台北选手林昀儒,许昕在日本公开赛正式变身为“许三金”,一举成为赛事的“三冠王”第一人,创造了新的历史。其中在混双方面,与朱雨玲首次搭档以3-0横扫东道主组合张本智和/早田希娜,男双赛场与樊振东合体,以3-0零封德国组合杜达/邱党,再加上男单项目的金牌,许昕可谓是拿冠军拿到“盘满钵满”!
国际乒联公开赛包揽全部5个冠军,对于国乒来说其实不算意外,毕竟连世乒赛都能收获“五金店”。难能可贵的是将近30岁的许昕,在职业生涯算是走下坡路的阶段,依然用出色的表现宣告着自己的存在。
作为为数不多的直拍横打打法的选手,许昕的双打实力太优异太强悍了。混双虽然有过与初次搭档的陈梦在中公赛的失利经历,但在日公赛调整后和朱雨玲打出了效果,证明了自己依旧是混双雷打不动的主力。至于男双的强势,看看落败后的国乒另一对组合林高远/梁靖崑的采访就知道,真的“打不过”他们(许昕/樊振东)。
而虽然此前有过被刘国梁指导“劝说”弃单打专混双的经历,但是在这次日公赛男单战胜樊振东后,许昕还能“宝刀未老”,保证了自己在关键时刻不掉链子。
有着这么出色的发挥,国乒教练组也是看在眼里,许昕的奥运资格分量必将随着本次日本公开赛的战绩节节上升的。可以说,许昕只要不是意外参赛不了,那奥运名单必有他的一席之地!
额,题主应该喜欢看足球吧,足球确实是这样,不过乒乓球完全不一样。
乒乓球赛事的排名是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三个赛事都拿到的就是的“大满贯“。其中奥运会四年一次,世锦赛两年一次,世界杯一年一次。从举办间隔上就可以看出含金量。不过奥运会由于每个国家只能参加两个人,强度上没有世锦赛高,但毕竟是顶级赛事,压力还是很大的。世锦赛的水平最高,每个国家出五个人,技术含量是最高的。世界杯则是每大洲出两名,参赛人员水平也比较参差不齐。比如美洲和非洲,和亚洲、欧洲肯定是有差距的。
从创办时间上看,世界杯1980年开始举办,是个典型的商业比赛,商业化一直不成功,奖金总额一般在20万美金左右。而卡塔尔公开赛奖金是50万美金,乒联自己的年终总决赛是100万。在金额上被完全碾压。商业化模式的不成功,还表现在团体赛举办时间不规律上,两年一届的比赛经常会临时取消,然后顺延到下一年,非常可笑。
从运动员的认可上,欧洲运动员一般都不认为这是三大顶级赛事之一,他们认为欧洲锦标赛(洲际比赛)更重要,在自己的重要比赛成绩中,根本不晒自己的世界杯冠军成绩。比如阿佩伊伦,瓦尔德内尔,波尔等。
从外界认可上,世界杯的含金量也不算太高。马龙曾在2012年、许昕曾在2013年拿到世界杯冠军,但基本上没产生太大影响,直到马龙2015年拿到世锦赛冠军,他的实力才开始被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