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语是闽南语吗?美国话是英语吗?广东话或是粤语指的是汉语七大方言中的粤方言,而不是地域概念。客家话分布甚广,广东、福建、江西、广西、湖南、浙江、台湾等等。语言学家把汉语分作七大方言,北方方言、客家方言、吴方言、闽南方言、粤方言、赣方言、湘方言。可以看出客家方言和粤赣湘闽南等方言都有同省分布。看来很多人应该都认为语言学家都是错的。台湾话和潮州话都属于闽南方言,争论究竟是台语还是闽南语有意思吗?还是学习香港人吧,他们认为自己说广东话,英文Cantonese,而不是香港话。所谓广东话、粤语指的都是汉语方言分类,而不是指广东省居民使用的全部方言。
从字面上来理解,准确地说,广东话和粤语应该是指广东境内所有方言,包括广府话、客家话、闽南话等等几大方言。但是,一般来说,人们约定俗成地把广府人讲的广府话叫做广东话和粤语。
但是,广西靠近广东的东南部和中部,也有不少人属于广府人,他们也讲广府话,虽然语音、语调和词汇各地有少少不同,但广府人之间的广府话基本能沟通,但广西广府人不大会认为自己讲的是广东话或粤语,他们认为自己讲的是白话。广东广府人也普遍接受自己讲的话为白话的说法。
广东珠三角地区,特别是省城广州,大部分人也是以讲广州式的广东白话为主。所以,很多人认为广东人讲的就是广州式的广东白话。实际情况并非如是。
从以上示意图可看到,广东东部潮汕一带讲闽南话为主,雷州半岛及茂名市电白区一带也属这种方言区。广东中西部很多地方讲广府白话,粤西湛江北部和茂名电白、高州、信宜也有不少人讲客家话,中东部及北部讲客家话的更多。
此外,还有部分人讲韶州土话和少数民族语言。
不说不知道,知道吓一跳──原来当年广州话只差那么一点点,就成了中国的法定官方语言。
帝制崩塌,天下共和,首届国会曾提议奉粤语为中国“国语”,当时的国会议员广东人刚好过半,通过这一法案不成问题。然孙文先生顾全大局,(在当时背景下,南方已初定,而北方,尤其是东北地区仍然不在民国有效势力范围内 )力劝同乡,便去逐个说服,劝那些粤籍同乡改变初衷,放弃具有九个音阶、抑扬顿挫的广州话,奉北京话为国语。国语终被定为京话 ,广东话以一票之差败给北京话而未能成为国语。凭着孙中山的威望,总算力挽狂澜,粤语遂与“一统天下”的至尊地位失之交臂。否则,全体中国人都须讲粤语,到如今讲了快一百年了,自然也就成了南北同胞的“母 语”。头条君,什么体验?打手势加鸡同鸭讲,一脸懵懂,不知言之所以,就算知了,也一定是“知其言而不知其所言”,如“快去冲凉啦”,什么?去冲就能凉?大夏天,不是更热?原来是“洗澡”。
还有一句名言,有失斯文,有辱人的感觉,在这平台上,不讲了。
多谢。
唔该晒,广州今天阴,几天回南下来,未干衣服挂满阳台,有准备下雨了,天黑晒,不写了,要收衣服啦,再见。
如果你初来乍到,听不懂粤语、潮州话,那没问题,热情好客的广东人会尊重你,用广式普通话同你沟通,(个别山区老年人可能不会讲),这种体验跟你刚接触京片儿砍大山的味道也差不多。如果你打算长期工作、生活下去,则学学几句日常用语也并不难。其实,90后,80后的年轻次年轻人,大都会唱几首粤语歌,都有一定的粤语基础的啦
以前对外省人挺友好的,自己也有不少外省朋友。但随着他们开始打压粤语及诋毁岭南文化后,越来越讨厌他们。而且,广东地区不能让他们挣钱,他们会来贡献?有了一点小钱,就以为世界都围着他们转。极之自私及无知。不懂的尊重别人的家乡文化,不懂的入乡随俗
我是1981年底到广州的,完全听不懂广州话,当时年龄稍微大一些的广东人不会说或者听不懂普通话。但我没有觉得有什么困难,工作、生活中需要接触的人都会友善地跟我讲普通话。
在民工大举南下的年代,由于民工素质的原因,导致抢劫、偷盗,不讲卫生现象频发,在原住民中开始产生了歧视的倾向,媒体报道也出现问题:一位湖南籍犯罪分子拦路抢劫,来自河南乞丐团伙,四川籍卖淫组织......引起外来人员强烈不满,后来被宣传管理部门纠正。
随着外来工素质不断提高,与本地人融合越来越密切,外来工除了为广东经济作出巨大贡献外,也做了大量好人好事,改变了本地人的观感。现在,政府更多地推广普通话,学校普通话教学对孩子影响非常大,现在城市里带孙子的老人都被迫陪着孩子说普通话。所以,来广州你不怕听不懂广州话,在广州生活、工作与你跟在国内其他地方没有什么区别,也没有什么不方便的。
以前对外省人挺友好的,自己也有不少外省朋友。但随着他们开始打压粤语及诋毁岭南文化后,越来越讨厌他们。而且,广东地区不能让他们挣钱,他们会来贡献?有了一点小钱,就以为世界都围着他们转。极之自私及无知。
首先,广东省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省份,作为全国最早改革开放的地区,毗邻港澳,又有三个经济特区,经济高速发展已经持续很久了!广东的发展离不开全国各地的广大工作者的支持,包容是广东省各个地方的特色,虽然有粤语,客家话,潮汕话等许多方言,但是基本上不管你到那个地方普通话都是行得通的,所以你现在有幸来到了广东工作生活,你大可不必有这方面的顾虑。
第二,俗话说,入乡随俗!既然你来到了广东这个地方工作生活,当然你必须想办法尽快融入当地的生活,所以有机会的话还是尽量可以多学一些本地的方言,像粤语,其实我发觉在八九十年代,很多外地的人都能够说一些粤语了!因为那个时候正好是香港的粤语歌曲盛行之时,不少外省人也开始模仿唱这些粤语歌曲,所以自然而然的也就会懂了一些粤语,香港话了。
第三,在日常生活中其实也是有很多场合可以学习粤语的。像我就是每天都看珠江台,这个频道是全部用粤语播放的,有字幕有主题,慢慢的也就可以听懂和讲一些粤语了,还有就是平时多看粤语电视剧,多听粤语广播、歌曲,利用日常生活中经常到街头巷尾菜市场等多听下当地人说本地话,慢慢的也就对当地方言有了很大进步了。功夫不负有心人,相信只要你有心,一定能够学会广东话的。
以上是本人的见解,供你参考。
个人建议:第一步,看珠江新闻眼晚上6:00新闻,有字幕有主题,涉及面广,容易听懂;第二步,看粤语电视剧并听粤语广播、歌曲;第三步,深入广州老城区的街头巷尾菜市场等多听下当地人说话。第四步,与粤语圈的朋友饮下茶吹下水……都是中国话,不会难到哪里去,听懂较书面化的粤语是不难的,至于说,声调方面像音乐的调子,确实不容易,不过广东人一般不会介意,因为除粤港澳地区的人外,一般语调都不会太标准。
你能呆在广东生活几年,经常学广东话或找个广东老婆教你就学会了大概。要么你只能和广东人说你听不懂,能不能讲普通话,因为广东人讲普通话卷舌音,我公公广东人婆婆不让他带小孩子,害怕说不清话……,把孩子带坏了讲普通话[捂脸],无非大一点可以学。
同学你好,根据我们多年来与学员的沟通得知,不少人是受了诸如“不会粤语,生活中无法拓宽社交圈子结识不了新朋友、学习中听不懂授课老师说的粤语而对课堂知识一知半解课后还要吃力复习、工作上争取不到心仪公司offer”的困扰,才下定决心学习粤语的。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大湾区的发展,精通粤语已成为求职者的一大优势,如果你想在香港或是大湾区其它城市扎根发展或与大湾区企业磋商合作,学习粤语对你来说有利无害。
学会粤语,除了看剧听歌不用看字幕之外,多一种思维模式想问题,沟通也会变得简易,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迅速被打破,便能使你更好地融入当地生活、扩大社交圈子、获取更多人脉资源。
希望以下回答能够帮到你(和更多想学粤语的朋友)哦~
学好粤语的五大妙招:
01/培养语感,建立粤语思维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直观的感悟力,是学习任何语言都很需要的一种能力,要在语言环境里慢慢培养建立,当我们没有语言使用环境的时候,培养粤语语感最简单最轻松的方法就是看港剧。大家可以选择一些自己喜欢的类型剧来看就好,港剧中的对白都比较口语化,对于学习语言培养语感来说还是有价值的。具备一定语感后便能形成粤语思维,当你想用粤语说一句话的时候可以自然地通过粤语思维表达出来,而不是把一句普通话翻译成粤语的时候,粤语的学习就渐入佳境了。
(▲图源网络)
02/多听、多讲学好任何语言都离不开“听”和“说”。除了看剧还可以听听粤语新闻、广播剧甚至脱口秀,听得多了,对于自己的发音也会把握得更准确。澳门旅游局和香港新城电台合作的广播剧《此时此地》(播音:杨千嬅、李克勤等)轻松、充满阳光,对话中词句的难易程度也适中,很适合大家练习听见使用。如果没有语言环境或者不好意思说出口,也可以下载一个配音软件,如“配音秀”等,自娱自乐的同时也可以当作口语练习,顺便发给老师来帮你纠音,你的粤语就会悄悄地进步啦~
(▲图源网络)
03/找个讲粤语的男/女朋友当然了,如果你有个说粤语的朋友,对于练习口语来说就再好不过了,这个朋友最好是男/女朋友,因为别的朋友可能没有时间和耐心陪你练习口语哦,至于如何跟男/女朋友在沟通中学习粤语我就没有经验了……
(▲图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