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十三届全运会的举办城市是。第一届:北京市(1959年09月13日~10月03日);
第二届:北京市(1965年9月11日~9月28日);
第三届:北京市(1975年9月12日~9月28日);
第四届:北京市(1979年9月15日~9月30日);
第五届:上海市(1983年9月18日~10月1日);
第六届:广东省广州市(1987年11月20日~12月5日);
第七届:北京市、秦皇岛市和成都市(1993年8月15日~8月24日、9月4日~9月15日);
第八届:上海市(1997年10月12日~10月24日);
第九届:广东省广州市(2001年11月11日~11月25日);
第十届:江苏省南京市(2005年10月12日~10月23日);
全运惠民 健康中国
这八个字是这届全运会的主题词,将健康中国的战略融入全运,让全民共享全运荣光。主题词作为一个观察窗口,展示了新的体育价值和担当。
本届全运会首次增设了攀岩、广场舞等19个大项、126个小项的群众体育比赛,全部由业余选手参加,全运会向“全民运动”跨步是实实在在的。
不完全以竞技成绩为中心,让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比翼齐飞,体育在回归大众,回归本源。
这种回归,既是中国体育改革的结果,更是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动力。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作为我国国内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全运会自1959年开办以来,在中国体育事业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近一甲子以来,全运会作为中国竞技体育的重要载体,对提升中国运动员在世界大赛上的成绩、凝聚体育精神、提振民族信心都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变迁,体育的更多价值和功能被开掘,人们对体育的审视视角和需求也日趋多元和开放。
广场舞是本届全运会的群众比赛项目
尤其是在北京奥运会后,蓬勃发展的全民体育,体现了一个更加稳健从容的体育大国风貌,反映出我们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坚实脚步。从七运会的“拼搏1993 盼迎2000”到十一运会的“和谐中国 全民全运”再到这一届的“全运惠民 健康中国”,每一个朗朗上口的口号,留下了时代的烙印,也清晰记录了中国体育的前行足迹。
全民体育的不断强化,不仅是对“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这一我国体育工作的根本任务的呼应,更是当下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改革的应有之义。
以“全民”为突破口的全运会改革,为全民健身提供了更强有力的支撑,不断汇集的全民力量,也将滋养扎根大众的体育精神,并最终助推以全运会改革为代表的中国体育改革迎来新的春天。
怎么会没有第十三届全运会呢?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全国运动会是在天津举办的。具体的的时间是,2017年8月27日至9月8日。天津在2011年8月16日成功取得第十三届全运会的主办权,这是中央政府取消北京、上海和广东三地垄断举办权后,继江苏、山东与辽宁后的第4个主办全运会的省市。